大便失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震后应激反应如何调适心理专家为你支招 [复制链接]

1#
刘军连讲白癜风 https://m.39.net/disease/a_9395961.html
地震等灾难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往往超出人们的日常应对能力,容易引发一系列不同程度的情绪、生理、认知、行为等应激反应。一、应激反应的表现当灾难事件发生时,人们可能会目睹破坏及死亡,失去家园或亲人,这种突如其来的意外,会引发各种应激反应,具体有哪些表现呢?●从生理层面来说可能出现心慌、气喘、失眠、做噩梦、疲乏、头晕、头疼、腹泻或便秘、皮炎或皮疹、肌肉痉挛,免疫功能降低和容易生病等。●从心理层面来说可能表现为认知方面的敏感、过分思考,或记忆力变差、意志力下降等;以及出现紧张、焦虑、坐立不安、恐惧、烦躁、内疚、无助、抑郁等负面情绪。●从行为方面来说可能回避、退缩、沉默、失去目标,还可能有耐性降低、易激惹等行为改变。●从社会功能层面来说可能出现社会交往收缩,社交质量降低,与人交流不畅,自信和自我评价降低,失去自我效能感等。二、应激反应的分级按应激反应的严重程度,一般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种:1.轻度的反应我们可以称之为心理失调,如急性的失眠,阶段性的紧张、害怕、担忧、愤怒、悲伤等,这种状态大多较为短暂,一个月内能够自行调节恢复,一般不需要特殊的干预。2.中度的反应我们可界定为心理问题,如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失眠、焦虑,自我调节仍无法改变,可能影响工作和生活,这就需要心理专家或医学专家进行帮助。3.重度的反应我们称为心理障碍,比如,三个月到六个月后,灾难情境依然反复在脑海中上演,出现高度警觉或情感麻木等,这就提示可能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此外还有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等,这些心理障碍严重时可产生精神问题,需要专门的临床治疗和心理治疗。三、应激反应的调适1.正常化的态度重大灾难引发的负面身心表现,本质上是我们的自我保护,也是对环境的适应,是人类应对压力和威胁时产生的正常反应。但是应激的程度过大或是持续时间过长,有些人可能会产生应激障碍。2.差异化的视角尽管每个人都受到灾难事件的冲击,但人们的感受和表现却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应对机制启动迅速高效,在遭受打击时快速面对现实、寻找资源、积极进行自我调节;有些人可能很长时间都不知所措,内心感到无力、无助、无为、无能;还有人则会出现更为严重的反应,情绪失控,认知功能下降,甚至表现出木僵、解离状态,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严重受损。3.具体化的策略根据不同的年龄群体、不同的受灾经历,需具体化和针对性开展心理援助。例如,丧亲群体的心理变化。听到丧亲消息,人们可能出现剧烈的哀伤反应,反应包含不同的阶段,首先是麻木、否认,其次是反抗、愤怒、伤痛,接下来出现抑郁、内疚、悲观,最后才进入接受、面对和调整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最好有陪伴和支持,避免丧亲者独自陷入悲观绝望。未成年人的心理疏导。未成年人理解能力不如成年人,缺乏一定的表达能力,应激状态下更可能出现紧张、害怕、哭泣及其他的退行表现,如大小便失禁、不能自行吃饭或穿衣等。对于未成年群体,除了言语安慰,轻拍安抚可在必要时使用,特别是对更幼龄的孩子。老年群体的心理疏导。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和情绪控制不如壮年人,出现更严重的不良反应概率增大,可能固执、依从性差、疑忧过重、注意狭窄、负面归因、情绪消极、沟通不畅或者极为脆弱依赖,需要心理救助人员给予更多的耐心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