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飞(Netflix)有三宝,血腥暴力露不少。
最近,一部网飞公司自制电影彻彻底底地大火了一把。
都说它下饭程度堪比《电锯惊魂》。
阶级观念、剖析人性、竖版《雪国列车》,各种标签蜂拥而至。
有人对里面的设定叹为观止,惊呼神作。
那这部西班牙小成本制作电影,真的配得上神作称号吗?
今天,鸽子就带大家来盘一盘。
《饥饿站台》
剧情介绍
我们的男主是一个文艺青年,留着耶稣似的发型。
他的思维很清奇。
天真地想通过坐牢的方式戒烟。
他把监狱当成了星巴克,入狱的时候还随身带着一本《堂吉诃德》。
当他醒来,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写有数字48的房间。
狱友是个过失杀人入狱的老头。
导演借着老头口嫌体正直地交代了电影设定。
这是一个深邃垂直的监狱,被称为监狱坑。
每一层住着两人每人可以自己选择携带一件东西。
每一个月,都会将楼层里的人重新随机分配到新的楼层。
第0层有着一支专业严谨的后厨团队。
他们每天都会为底下的囚犯准备一桌“大锅饭”。
新鲜的蔬果,肉食,海鲜,美酒,应有尽有,力求每一道菜肴都做到极致。
底下的犯人们如何享用这一桌美食呢?
每一天,食物都被精美的摆放在一块平台上,从第0层开始落下。
靠近顶层的人当然不用为饱腹发愁,吃就完事了
而中层的人只能吃一些剩饭剩菜。
最惨得是更为下层的人,
轮到他们的时候盘子都被舔干净了,
那他们吃什么?细思恐极。
男主这时忽然想起来什么,好奇地问老头入狱选择的随身物是什么。
老头笑了笑抽出了身后的菜刀。
(这糟老头子坏得狠呐!)
随着两人朝夕相处日久生情,老头每晚让男主念《堂吉诃德》助眠。
男主也逐渐融入了这种二人世界(大雾),有时,两人还会跳起裸体舞。
就这样,一个月过去了。
在麻醉气体的催眠下,老头向男主表白,祝愿他下个月进个好楼层。
(有内味了~)
男主睁眼醒来,映入眼帘的是几个大字。
正要起身发现被先醒来的老头结结实实地绑在床上。
监狱捆绑play,想想就很刺激。
老大爷拿着刀对男主表达不舍,表示不会轻易吃他,
他要把男主当成一道法式蜗牛料理。
等他慢慢排出杂质,过了七八天后,再一块一块切割男主的肉。
而且为了让男主活下去,保持肉体的新鲜,还要喂给男主吃。
当然,反派总死于话多。
老头最后被男主从天而降的神秘队友gank(偷袭)。
队友还把人头让给男主,拿下一血。
老头就这样成了蛆虫人体培养基,被男主享用。
第二任狱友是位大妈,她本是监狱工作人员。
别看大妈长得其貌不扬,她可是位十足的圣母。
带了一只宠物狗入狱,每天与它轮流用餐。
食物的总量她认为是足够的,只要每个人只吃自己的配额,所有人都不会死。
她坚信监狱的人们会实现自发性团结,自称监狱为“垂直自我管理中心”。
换句话说,她十分认可这所她为之工作了25年的监狱。
接待了几百号人入狱的她,因为身患绝症,自愿进入监狱见证自发性团结的实现。
首先每天以身作则,只摄取足够生存的食物量。
呼唤上面的人减少食物摄入,让给下层人。
每天给下一层的人分好一定量的食物。
劝说他们吃完后照样给更下一层的人分好配额。
(在监狱的中心呼唤爱)
这种堪比《三体》女主程心的圣母心,世间也是少有了。
当然,下一层的人从没有按她说的做,他们选择辱骂和无视。
下个月还不知道被分到哪一层呢,谁会听她的呢?
她不放弃,一天又一天,一天又一天,每天靠着一张嘴苦苦劝说。
依旧没有人听。
直到一天男主威胁他们。
“不听话就让你们吃‘大便拌饭’。”
底层的人才开始被迫顺从。
难道团结只能靠暴力威胁才能实现?
大妈开始质疑起自己。
而这时候小狗又遭神秘队友补刀,被当了盘中餐。
大妈的世界观彻底崩塌了。
行尸走肉般度过了剩下的日子。
过了一个月。
和男主一起被分到注定不会有食物残存的层。
她没有任何活下去的动力。
选择自我了断,心甘情愿成为男主的食物。
从生到死,贯彻了她的圣母准则。
第三任狱友是个笃信天主教的黑人小哥。
他和男主一起被分到了第6层
他兴奋地开始手舞足蹈。
原来,他带了一根绳子。
一直想有机会用它爬到上层越狱。
这一次他看到了希望。
但这种方式越狱有个前提。
首先,楼上的人得愿意帮你。
他苦苦哀求楼上的情侣。
宣称是神在呼唤他离开这个地方。
他说,作为奖赏,神会赐予情侣永生。
5楼的情侣,答应了。
可实际上这一对情侣其实是两个阴阳人。
等他快爬到5层的时候,女的脱下裤子就往小哥脸上拉了坨新鲜的热翔。
男的也把小哥的绳子松开了。
人差一点摔死,绳子也落入深坑之中,越狱计划彻底破灭。
小哥感到绝望。
男主则抛出了他的理想方案。
我们利用武力,强迫每层的人都只吃自己配额的食物,活着到最底层。
你想上去,那我们就坐着站台一起下到底层,然后再乘着它返回顶层。
下去是为了上去。
小黑哥一腔热血涌上头,一拍即合,他是想成为监狱王的男人。
两人一起拆下床板当武器,乘着站台往下,开始了他们的革命之路。
接下来发生的事,就让各位自己去看了。
鸽子点评:
诚然,《饥饿站台》背景新颖,内涵也足够丰富。
作为一部低成本处女作,能看得出导演花了心思。
但是是否配得上“神作”?,我看未必。
首先很明显,饥饿站台是一部关于阶级的寓言。
而他的许多内涵,隐喻,都以赤裸裸的方式呈现在角色的对白之中
就好像导演在扯着嗓子喊“我在说这个!”“我想表达的是这个意思!”
生怕观众看不懂。
我并不是说好的电影就是要让人看不懂。
但这样的强行解说,隐喻变成了明喻。
抄台词就能完成一篇解析,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
抛去这些观念来看,剧情显得很空洞,很多所谓新奇的设定非常牵强。
比如为什么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认为布丁作为信物非常合适呢?
为什么不是尸块之类更为直观的东西?
如果他们坚信0层地人是善良,对下面的情况是不知情的。
当他们看到一个血肉横飞的站台不是更加夺人眼球吗?
这种强行设定,赋予布丁各种神圣的意义,是十分站不住脚的。
《饥饿站台》关于人性的描绘停留在贪婪的表面。
人们不知道下一月会在哪一层,也没有食物储存、交易的机制。
将人的欲望简化为食欲,像是回到了文明未开化的时代。
《堂吉诃德》在石器时代当然是无用的。
这种设定给人以新鲜感和冲击力。
呈现足够多的暴力血腥来迎合部分观众的恶趣味,噱头多多。
但是却经不起推敲,更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当一部爽片看可以,但强行赋予电影很多社会隐喻那就太天真了。
豆瓣上的一篇影评写得非常贴切。
《饥饿站台》就像是中心思想大纲加高光镜头集锦。
高概念,强设定,浅隐喻,低执行。
文:鸽子/小鸣
编辑:小鸣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