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jiankang/131226/4317370.html大肠息肉,又称结直肠息肉,是常见的肠道良性病变。如果不及时处理,日积月累,有演变成结直肠癌的可能。可以说,对于结直肠息肉的治疗,一定程度上就是对于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治疗。不少患者得结直肠癌前,肠道中就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的息肉,如果能早期认识肠道息肉,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就能有效预防结直肠癌发生。本期通过几个问题正确认识肠息肉。01
什么是肠道息肉?
肠道息肉是肠道黏膜受到刺激,开始增生,形成一个小赘生物。通俗地说,就是肠道上长了一些肉疙瘩,包括了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息肉大小形状不一,未确定其病理性质之前统称为息肉,明确病理性质后则按部位直接冠以病理诊断学名称,如结肠管状腺瘤、增生性息肉等。02
肠子为什么长息肉?
肠息肉形成主要有以下原因:炎症、病*感染:炎性息肉与肠道慢性炎症有关,腺瘤性息肉可能与病*有关;年龄:结直肠息肉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胚胎异常:幼年性息肉病多为错构瘤,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生活习惯:低纤维饮食与结直肠息肉有关;吸烟与腺瘤性息肉有密切关系;遗传:某些息肉病的发生与遗传有关,如家族性非息肉病大肠癌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03
息肉会发生癌变吗?
家族成员中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患者,长期吃高脂肪、高动物蛋白、低纤维以及油炸食品者,这几类人易患肠道息肉,建议定期做电子肠镜、肛门指检、大便隐血等检查。在结直肠癌高发的欧美国家,从40岁开始,就已经推荐所有人每年对粪便做隐血检查,每5~10年做一次完整的结肠镜检查,便于早发现早治疗。
一般而言,肠道息肉分非肿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但并不是所有息肉都会发生癌变。只有≤5%的腺瘤经过5~10年进展为癌症。不过,85%~90%的结直肠癌由结直肠腺瘤转化而来,而约2/3结肠息肉为腺瘤。非肿瘤性的息肉一般不会发生癌变。
从发病年龄看,腺瘤性息肉要比大肠癌早5~10年。据最新的一些文献报道,从腺瘤性息肉发展到癌至少需要5年,平均5~10年。另外,腺瘤息肉癌变与其大小、形态和病理类型有关。广基腺瘤的癌变率较有蒂腺瘤高;腺瘤越大,癌变可能性越大;腺瘤结构中绒毛状成分越多,癌变可能性越大。04
发现息肉如何处理?
发现息肉最简单、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做肠镜筛查。临床中,一般根据肠道息肉的大小、数量、有无并发症和病理性质决定治疗方案:
小息肉一般在行结肠镜检查时予以摘除并送病理检查;直径3厘米的腺瘤,尤其是绒毛状腺瘤应手术切除:病理检查若腺瘤癌变穿透黏膜肌层或浸润黏膜下层则属于浸润性癌,应按结直肠癌治疗原则处理。腺瘤恶变若未穿透黏膜肌层、未侵犯小血管和淋巴、分化程度较好、切缘无残留,摘除后不必再做外科手术,但容易复发,应密切观察,定期复查肠镜;炎性息肉以治疗原发肠道疾病为主,炎症刺激消失后,息肉可自行消失;增生性息肉症状不明显,无需特殊治疗。
肠道息肉虽不是大病,但不可轻易忽略,80%以上的结直肠癌与息肉有关。因此,肠镜检查非常重要,如发现肠息肉,既不能置之不理,也无需过度惊慌,应听从医生建议,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及时治疗。
对于诊断结肠癌,不管是传统X线、B超检查,还是CT、MRI、PET等检查手段,均没有肠镜检查直接和准确。大量研究表明,结肠镜的筛查敏感性高达90%以上。相比其他检查,结肠镜检查有两个巨大优势:一旦发现肠道有息肉或小肿瘤,可以立即切除;可以取活检,确定是不是恶性肿瘤。如果能早期发现,用肠镜实施切除后,治愈率可达到95%以上。
05
怎么保护大肠?
戒烟戒酒;少食辛辣、刺激食物,规律三餐,少食夜宵;饮食中增加粗纤维摄入,多吃水果,蔬菜。纤维素有利于刺激肠道运动,减少粪便在体内停留,从而减少有害物质对肠道造成长时间伤害;多运动,健康的身体是抵御任何疾病的前提和重要部分。
原标题:《肠道为什么长了息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