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病历不注意这些敏感词,同样可能被拒保拒赔 [复制链接]

1#

咱们上学时的语文课,都会教大家同义词、近义词。比如气概、气魄,烘托、衬托,慈爱、慈祥等。字眼看起很像,意思也相近,但严格来说却是有实质的区别的。

病历,在保险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买保险健康告知以病历的内容为准,发生了疾病理赔时同样以病历内容为准。

在看病时如果病情描述不清,本来是小病的,医生把关键性的名词写成了看似区别不大的“近义词”,或者不注意写下了一些“敏感词”,导致在核保、理赔时被喜欢“咬文嚼字”的核保核赔老师给当成慢性病、既往史、或者疑似大病症状,被拒保拒赔可就得不偿失了。

今天就来给大家列举一些常见的用词误区。

本文主要内容如下:

l这些近义词、敏感词要注意

l描述不清导致医生写错

l病历写错这样改

一、这些近义词、敏感词要注意

哮喘vs咳嗽

先来看看哮喘的定义: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哮喘是个慢性疾病,一旦被诊断为哮喘,想买保险可就难了。

而哮喘的临床表现,多为气喘、胸闷、咳嗽。有的人只有咳嗽的表现。

因此很多人发生反复咳嗽就会觉得自己得了哮喘。其实并不一定,比如支气管炎,它的症状也跟哮喘相似,可核保时两者差别却很大。支气管炎可能是急性的,吃点药打点针就能很快治愈,而哮喘则需要长期治疗。

所以在有确定的诊断之前,千万不要随意跟医生描述,不然以后投保保险时很可能就被拒保。

忧郁vs抑郁

现在人都压力大,动不动就会蹦出一句“最近我很忧郁”,“最近我有点抑郁”这样的自我感叹。

这两个词,平时混着说说问题不大,可真要写进病历,那可就差了十万八千里了。

忧郁可能只是某一时刻的一个状态,而抑郁,则是一个定性的词语。

如果病历上写了抑郁症三个字,那么不好意思,保险基本跟你无缘了。因为“抑郁症”这三个字,在保险公司看来就是个定时炸弹。

我们来看看抑郁症的定义:

也就是说,抑郁症患者有很高的自杀或自伤、伤害他人的风险。这样的人,你说保险公司怎么敢承保呢。

所以如果只是平时心情郁闷、低落、焦虑,跟医生聊聊就好,抑郁症、焦虑症这样的字眼可别随便往病历上写。

血压偏高vs高血压

同样的字眼还有血糖偏高和高血糖、血脂偏高和高血脂。

同上一条一样,偏高只是一个程度,意思是要开始预警,现在还凑合再高就要出事了。

而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则是结论,意思是指标已经达到危险程度并且持续一段时间以上了。

大家平时如果试过保险智能核保的话,就会发现,三项指标即使有偏高的,也不是不能投保的。保险公司会问你各项指标参数具体是多少,如果在可接受范内,一样是可以承保的。

所以“高”字在前还是在后,很重要,两种写法意义完全不同,病历上一定要写清楚。

痔疮VS便血

痔疮很多人都有,再加上天干物燥的,大便时因为痔疮破裂造成出血是很正常的,一般连治疗都不需要。

而便血则不同了,痔疮、肛裂、肠炎、肠息肉、肿瘤等多种情况都可引起便血。这种模糊的说法,在保险核保时就会让保险公司“想入非非”,会不会是息肉?会不会是肿瘤?你说保险公司还敢放心大胆的给你承保吗?

所以如果发生便血,能确定原因的一定要让医生写清楚,不要光写症状不写病因让保险公司无端生疑。

当然如果你也不知道原因,为了健康着想,还是建议去做个详细检查吧。

不明症状头晕

这个问题同上一条类似。头晕导致的问题可就多了。

可能你只是过度劳累,可能只是低血糖。但如果不在病历上写清楚原因,保险公司又要发挥脑洞了,会不会是脑梗塞?会不会是脑肿瘤?会不会是高血压?

这种情况你还想顺利买保险?怎么可能!

类似的词语还有头疼、肚子疼、胸口疼等,同样的症状,病因却可大可小。

为了打消保险公司顾虑,病历一定要写明确的病因(即诊断结果),而不能只让医生写上这种模棱两可的词语。

二、描述不清导致医生写错

20天变20年

李某购买了一款终身寿险,三年后李某因为肾病综合症住院抢救,期间已经神志不清、说话含糊,后经抢救无效身故。

保险公司理赔结论是直接拒赔。因为根据病历描述,李某已经患有肾病综合征20多年,所以3年前投保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如实告知身体状况,属于带病投保。

而李某的妻子却表示,李某是最近才确诊患病的,根本没有长达20年的患病史,并提供了相关证明。

最后经过调查,才发现原来是主治医生在问诊时把“天”听错成“年”,把病人“患病20多天”,写成“患病20多年”。

5年前一次变成5年持续

林女士为自己的父亲购买了某保险公司的一款重大疾病保险,一年后林女士的父亲感觉前胸及后背胸区疼痛,并且持续加重。医院诊断为心肌梗塞。

林女士随后申请了理赔,结果同样是被拒赔。原来在林爸爸入院就诊时,医生询问病情及病史,林爸爸联想起5年前曾经有过一次胸口疼,不知道是不是与这次疾病有关。就提了一句。

结果不知道是没说清还是医生听错,“5年前一次”被听成了“5年前就开始”。于是病历上就变成了“胸区间断性疼痛5年,加重一周”。

好嘛,5年前的一次症状,一下变成了持续5年的既往症。属于未如实告知,保险公司看了妥妥的拒赔。

三、病历写错这样改

如果病历描述不清,误会倒还不大,通过提供相关诊断证明、近期的体检报告还能自证清白。

如果像上面两个案例一样病历写错,就很麻烦了,经常需要通过诉讼来解决,耗时耗力。

那么如果能让医生修改病历,很多麻烦就可以避免。但修改病历同样并不容易。

病历不仅是病情的记录,还是一种法律文书。修改病历,需要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修改。

先由医生提交书面申请,由科室主任签字,交质量管理科审核后,交由主管的院长签字、盖章,病案室才能更改。

所以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避免写错病历,医院都实行了电子病历,在医生点确认键提交前,再亲自确认一下病历内容,有“敏感词”的尽量避免。看似多此一举的一个动作,可能可以给你避免掉日后的大麻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