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湿气重身体会有什么表现什么原因导致的湿气
TUhjnbcbe - 2024/10/18 18:23:00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人们说“湿气重,湿气重会导致身体各种问题”。那么,湿气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医生眼里的“湿气”主要是指中医理论中的“湿邪”,这是六邪(风、寒、暑、湿、燥、火)之一。

湿邪的特点是粘腻、重浊、停滞,容易导致人体气机不畅,影响脾胃功能。

我们身体里的湿气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外湿,长期处于潮湿多雨的气候环境,或者居住在阴暗潮湿的地方,都会引发外湿。

另一种是内湿,内湿主要是由于人体自身的脏腑功能失调,特别是脾的运化水液功能失常。比如经常暴饮暴食、爱吃辛辣油腻的食物……都会加重内湿的积累。

湿气重身体会有哪些表现?湿气是怎么来的?

痰湿与咱们的肺、脾、肾三脏息息相关。

很多时候,咱们不经意的生活习惯就会成为身体的“加湿器”。

1.久坐不动

长期久坐不动,身体的气血运行不畅,新陈代谢缓慢,脾的运化功能减弱,水湿容易积聚。

2.常熬夜

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会打乱身体的生物钟,影响脏腑的正常功能,特别是损伤脾胃,导致湿气内生。

.饮食不当

·过度饮酒会加重脾胃负担,影响水湿运化;

·爱吃生冷食物,比如大量食用冰淇淋、冷饮,会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运化水湿的功能下降;

·偏好肥甘厚腻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甜食、油腻的肉类等,难以消化,容易在体内滋生湿气。

注意:不爱动,再加上本来就消化不良的朋友要注意了,酸奶对您来说可能也是身体的“加湿器”。

4、饮水不当

一次性大量饮水,超过了身体的代谢能力,可能会导致湿气积聚。

5、环境潮湿

居住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或者工作环境湿度大,外湿容易侵入人体。

6.思虑过度

思虑过度,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思虑过多,也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使得水湿停滞。

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湿气过重?

那到底该怎么判断自己湿气重不重呢?一般来说,湿气重的症状在头部、舌头、皮肤、大小便、精神状态等方面都有所表现。

1.睡眠够了依旧困倦、头身沉重

当湿邪最初侵袭身体时,可导致身体沉重,四肢乏力,头重如裹(头好像被湿毛巾包住一样),容易困倦。

2.大便总是黏黏的

湿气重的人往往会出现小便混浊、大便稀薄、黏腻、不成形、粘在马桶上不易被冲走等症状。

.食欲欠佳

湿邪困扰脾脏,影响其正常运化功能,会使人表现出腹胀、食欲欠佳等。因脾虚运化不利而致使“内湿”时,还常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却不想饮水、倦怠乏力等气虚、湿困的表现。

4.晨起后小腿总是发酸发沉

早晨起来感觉小腿肚子发酸、发沉,也是体内有湿气的典型特征。

5.舌头有齿痕、舌苔白腻或黄腻

中医认为,正常人的舌象为“淡红舌,薄白苔”,即舌体灵活柔软,颜色淡红,大小适中;舌苔色白,薄薄一层,干湿适中。湿气重的人舌体胖大,两侧边缘可见齿痕,舌苔表面有一层油腻状的黏液,或感觉舌面湿漉漉、滑溜溜。

6.皮肤油腻

感觉皮肤、头发易出油,易爆痘,易长皮疹、湿疹。

如何有效祛湿?

1

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是改善湿气重的重要手段,分享给大家一些可以祛湿的食物:

薏苡仁:具有利水渗湿、健脾除痹的功效。可以煮粥食用。

红豆:能健脾祛湿,特别适合与薏苡仁一起煮粥。

茯苓:健脾利湿,常用于煲汤或制成茯苓糕。

冬瓜:清热利湿,适合煮汤或清炒。

芡实:补脾止泻,常用于煮粥或炖汤。

荷叶:具有清热解暑、利湿的功效,可以泡水代茶饮。

鲫鱼:具有健脾利湿的作用,可以煮汤食用。

此外,也要记得少吃生冷、油腻和甜食,尽量选择温热、清淡的食物。

饮水应适量,多次少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并且尽量选择温开水,不要喝过多的冷饮。

2

保持适量运动

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助于湿气的排出。推荐每天坚持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

注意环境干燥

尽量保持居住和工作环境的干燥,避免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必要时可以使用除湿机。

4

规律作息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机能的恢复和湿气的排出。

5

调节情绪

避免过度思虑和压力大,保持心情舒畅。

6

中药调理

可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服用一些祛湿中药,医生会根据个体体质和症状,制定个性化方案。

#立秋聊健康#
1
查看完整版本: 湿气重身体会有什么表现什么原因导致的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