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婆媳住在一个屋檐下,争吵不休,夹缝中求生
TUhjnbcbe - 2024/10/19 18:27:00

早上一起床,欣欣就开始忙碌。叠被子、收拾床,给孩子洗脸、洗**、穿衣服。刚折腾完,婆婆就端着碗往她屋里扒头了:“孩子起来啦?”

欣欣点点头,挤出一点笑容:“起来了。”

婆婆听了高兴的走进来,一**坐到床上,把自己正吃着的半碗稀饭举到孩子面前,开始逗弄起孩子来:“你起来了,吃饭儿饭儿吧?”三个多月的孩子好奇的舞动着小手,算是给她的回答。老太太更高兴了,把饭碗拿得离孩子更近些,一副真的要喂给他的样子。欣欣知道她不会喂的,孩子现在还在吃奶,根本喝不了稀饭。但她还是开始给婆婆打岔:“妈,你快吃吧,吃完给我炒个葱花鸡蛋。”

婆婆痛快的“哦”了一声,脸上却带着明显的不情愿,一步一回头的走出去了。

欣欣知道她想多和孩子玩一会儿,可干嘛非要挑这个时候,吃完饭不行吗?婆婆很喜欢吃热食,所以碗里的稀饭虽然已经喝掉了一些,可还是汩汩的冒着热气。把碗拿得离孩子那么近,其实是很危险的。儿子现在活动力很强,特别好动,万一一下子把碗打翻了,烫着孩子怎么办呢?这个老太太,说了多少次了,她就是不听。

欣欣一边在心里偷偷发泄着对婆婆的不满,一边手脚不闲的忙碌着,她把几个被子弄成长条形,层层累成一个椭圆形的大圈,把孩子放在中间。家里不是地暖,冬天室温有时连16摄氏度都达不到,怕冻着孩子,老公沐楠在屋里安了个电暖器。所以欣欣的房间总比其它房间的温度要高几度。晚上关上门不要紧,早上门一开,两边空气一流通,就总是会有凉风进来。房间太小,门就对着床,为了不让孩子吹凉风,欣欣总是把被子叠高,挡着孩子一点。而且现在孩子越来越大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学会自己翻身,周围圈上高高的被子,也不怕他翻身从床上掉下来。

婆婆也知道欣欣的想法,可不知为什么看着那圈被子就那么不顺眼,看孩子的时候,想靠着孩子都不方便,仿佛存心要把她和孙子隔开似的。临出门见欣欣又在弄被子,心里就说不出的腻味。欣欣没有看到老太太的表情,不过看不到也猜得到。不管,孩子最重要,其它一切都靠后站。

等她弄好被子,婆婆已经进厨房去炒鸡蛋了。

“今天还真利索啊。”欣欣在心里暗暗诧异了一下,每天的成例是婆婆先吃早饭,然后过来看孩子,换欣欣再去吃。平时不等到欣欣肚子饿得咕咕叫,婆婆是吃不完早饭的。可今天……欣欣抬头看了看表,终于恍然大悟了。今天比平时晚起了半个多小时,昨天晚上小家伙闹哄了半宿,所以今天早上娘俩都起得迟了,要照顾沐楠上班的早饭却是按时开饭的,所以欣欣忙完,婆婆也吃完早饭了。

想起昨晚的情形,欣欣不由叹了一口气,晚上一个人弄孩子还真是累啊。没生孩子的时候,沐楠常常对欣欣夸口,婆婆曾经看过大小六个孩子,大嫂粗苯,睡觉又死得很,婆婆怕第一次当妈的她一翻身压到孩子,所以大嫂的孩子头半年都是婆婆跟着他们娘俩一起睡的。二嫂奶不好,月子里虽然是二哥二嫂晚上自己弄孩子,可从出了月子孩子就再没和二嫂睡过,都是婆婆一个人搂着睡的。欣欣当时听了还憧憬了一番,想着等有了孩子,只要把婆婆接过来,自己就可以当一个轻松的妈妈了,可是……欣欣苦笑了一下,可是事实是,欣欣胎位不正,提前剖腹产了,在医院里婆婆只陪了两个晚上,就开始唉声叹气,受不了了。当时亏得欣欣妈妈还过来帮忙了一晚,要不连这两个晚上婆婆似乎也熬不下来。欣欣妈妈一看不行,赶忙去请了月嫂来,这才把月子对付过去。也是,婆婆已经六十岁了,毕竟当年看那两个孩子的时候,她才五十岁,老年人,真是大一年是一年啊。谁叫沐楠是老小,又那么晚结婚,那么晚要孩子呢。想起这个,欣欣又笑起来了,的确,在公公婆婆眼里,沐楠二十七岁结婚,三十岁要孩子就是很晚很晚了,当初结婚一年多没有孩子,他们甚至还婉转的暗示过小俩口要不要去看看医生。唉,这些老人啊,什么时候能把这老观念改改呢?都什么年代了呀!

欣欣在房间里等了一会儿,却不见婆婆来换自己,小腹倒一阵阵疼起来,她知道该上厕所了。怎么办,只好厚着脸皮请公公来帮帮忙了。在沐楠的老家,男人是什么家务都不做的。虽然沐楠没有遵守这个陈规陋习,但公公一辈子就是这么过来的,所以欣欣不到万不得已,是不愿意和公公开这个口的。可是,今天她实在是等不得了。于是,走出屋来想叫公公过来看一会儿孩子,可转了一圈也没找到公公,后来发现他在厨房正忙着给婆婆帮忙呢。欣欣不仅开始感叹公公这段日子真是变化巨大。但见老两口都忙着,而且好像还时不时说着几句私房话,欣欣实在不好过去打搅,可肚子却痛的更厉害了,反正孩子也没闹,她就先去卫生间了。刚刚关上卫生间的门,就听见公公在逗孩子,老头其实早在等着了,没好意思直接进去,毕竟那是儿媳妇的房间。人虽然在厨房,耳朵一直听着这屋的动静呢。欣欣一走,他就急着进去看孙子了。

这个爷爷,对孙子真是很疼爱。欣欣常常觉得爷爷对孙子的这种疼爱有时候甚至超过奶奶。坐月子的时候,月嫂鉴于室内外的温差,一直不敢把孩子抱出去,公公又不好意思常常跑到儿媳妇房间里去,就每天站在门外,仿佛听听小家伙的声音也是好的。或者,就是趁欣欣去厕所的时候溜进去看看孩子。今天,公公也早就惦记着孙子了,所以欣欣一离开,他马上就进去了。

欣欣放心的在马桶上蹲下来,老天,从早上睁开眼睛到现在,一直围着孩子转,现在终于可以开始做自己的事情了。孩子出生以来的这三个多月,欣欣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再也不能象从前那样舒服的一觉睡到天亮,也再没有时间打理自己的外表,连吃饭也要等孩子不闹的时候,甚至连上卫生间也不能想去就去了。睡眠,成了欣欣大多数时间的第一需要。老公沐楠的工作是三班倒,晚上最怕睡不好。欣欣心疼他,就一直坚持晚上自己一个人带孩子。孩子一般晚上每两个小时就醒一次,醒了就要喂奶、换尿布。婆婆不让用纸尿裤,欣欣也认同。虽然很多人都在用,广告也承诺纸尿裤是安全舒适的,但毕竟是外面包裹上一层塑料,不透气,孩子用着肯定不如尿布舒服,所以欣欣情愿辛苦一点,晚上一次次的起来给孩子换尿布。这样很累,要是赶上孩子晚上闹的厉害的时候,欣欣几乎彻夜不眠。

好在欣欣的单位管理的比较松,可以拖到孩子六个月再去上班,所以目前晚上虽然累,欣欣至少白天还可以再睡一会儿。不过这个睡一会儿就伸缩性比较大了。因为要照顾孩子,婆婆给出的建议是“孩子睡、你也睡。”但人不是机器,打开开关就可以进入状态。孩子醒来时,欣欣的反应还是比较灵敏的,她基本都能马上从睡梦中惊醒,虽然很多时候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但孩子睡着后,欣欣就不是总能跟着睡着了。看着熊猫眼的欣欣,沐楠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欣欣实在太困的时候让婆婆帮忙带孩子,她就可以多睡一会儿。第一天,欣欣睡了一个小时,大家皆大欢喜;第二天,欣欣不知怎么居然睡了两个小时,婆婆就不大高兴了;第三天,欣欣睡了半个小时后,婆婆把孩子放到了她的身边,自己到外面去做家务了。不一会儿,孩子哭闹起来,婆婆在外面大声对孩子嚷道:“等一会儿啊,奶奶忙完就过来抱你啊。”五分钟后,婆婆忙完手头的活进来,孩子已经在欣欣的怀里了,而欣欣自然也醒了。婆婆笑眯眯的说:“呀,你起来了呀。我这不是来抱孩子了吗。”欣欣无语的看着婆婆,知道以后每天的补觉时间不会超过半个小时了。

婆婆对这个结果很满意。她觉得欣欣是当妈**,既然她在家不用上班,也很少做其它家务,只是洗洗自己的衣服,有时洗洗孩子的衣服和尿布,那么她应当自己多看孩子才对。当年在村里,自己可是一个人带四个孩子,还要下地挣工分的,欣欣相比之下已经幸福的多得多了。虽然欣欣已经觉得很累很累了,但婆婆认定那是欣欣缺乏锻炼的缘故,而现在,正是锻炼她的好时机。

总之一句话,公公婆婆帮忙看孩子的时间毕竟有限,在老人看孩子的时间里欣欣要洗漱、如厕、吃饭,等一切办完想休息一会儿的时候,婆婆常常已经等着要做些其它的家务了,于是一句:“宝宝,找你妈妈吧。”就又把欣欣拉回到床边了。所以每天欣欣处理自己事情的时候总是以加速度在进行,尤其是早上。而第一件事情,雷打不动的是蹲马桶。

欣欣有着很好的作息习惯。但孩子的出生把这一切都打乱了。原来的时候欣欣每天六点半起床,上卫生间、洗漱、喝水,七点十分吃早餐,七点三十五收拾上班。有了孩子以后,头一个月因为请了月嫂,习惯还能很好的保持。第二个月换了婆婆上阵,情况就不同了。欣欣每天醒了起来,什么也不能做,只能守着孩子,等婆婆如厕、洗漱、吃饭毕,甚至有时候还要等老太太刷完碗,才能换班去做自己的事情。欣欣脸皮薄,总是不好意思说什么,她觉得毕竟婆婆是老人,总不能直接要求婆婆先别吃饭,让自己先吃吧。可有时候婆婆吃完饭就直接端着碗进厨房去了,等欣欣听到声响,婆婆已经刷起碗来了。欣欣有心叫她先不要刷,让自己先开饭,可隔着客厅叫喊,婆婆常常是听不到的,再大声些,又好像闹脾气似的,婆媳关系本来在孩子出生后就出现了一些矛盾,欣欣很不想为了这些小事再弄得不愉快,所以只得劝自己忍了。开始几天还觉得肚子饿得咕咕叫,后来居然也渐渐习惯了。

即使换了班,早饭也不能马上入口。婆婆节俭惯了,所以欣欣早饭桌上只有一个馒头、一碗小米稀饭,一小撮青菜。而且等欣欣去吃的时候,十有**都已经凉掉了。所以欣欣只得自己动手重新热过。这样的饭食对还在喂奶的欣欣显然太过清淡了。所以欣欣常常要求老太太给自己加个菜,比如刚才点的葱花鸡蛋之类的。婆婆对此虽然从未说过什么,心里却是很不以为然。因为欣欣是剖腹产,奶水并不好,也就只够孩子一半的饭量,另一半要靠奶粉来支持。月子里的时候,婆婆曾经很热衷要把欣欣的奶催出来,那时候给欣欣做饭都是月嫂的事情,婆婆却不厌其烦的每天守在旁边,尽量要多给加一点肉蛋之类的。可一个月过去,起色并不大。婆婆就有些懈怠了。尤其是后来,婆婆自己给孩子喂过几次奶粉后,发现这实在是一种享受:把孩子抱在自己的怀里,看着他从自己的手里吃着奶瓶,仿佛连孩子吃奶这件事情也是自己可以包揽的了。她感觉自己仿佛已经逾越了欣欣作为母亲的地位,成了和孩子最亲近的人,这感觉真是美妙极了。连奶瓶这个名字似乎都是专门为自己起的,和家乡话里的奶奶非常的相似。这让婆婆甚至觉得不用欣欣喂奶,只要奶粉才好呢。

欣欣对此是有感觉的,虽然沐楠总是和稀泥的说是她敏感,但其实沐楠也感觉到了母亲的这一变化,婆婆每天总是热衷于尽量多的给孩子喂奶粉,完全不顾欣欣还有奶水的事实。而欣欣的早餐,也随着婆婆对奶粉热情的日渐高涨渐渐稀薄了起来。

但事实上相对来说,早饭还是欣欣吃的最舒服的一顿。因为孩子早晨是最愿意和人玩的时候,所以婆婆会一直守在床边,基本能坚持到欣欣吃完早饭再起身。到了中午和晚上,婆婆的精神就不如早上那么好了,孩子也常常不那么好哄了,孩子一闹,欣欣就别想安安稳稳的吃完一顿饭了。她要么匆匆扒上两口就起身,要么干脆放下碗先哄孩子,等孩子哄好回来,饭已经凉掉了。最恼人的是,婆婆做的中饭永远是下挂面,等欣欣回头来吃,就是热一热也已经托得难以下咽了。在这样的情形下,欣欣的旧有作息已经荡然无存,就连晨起蹲马桶这个最根深蒂固的习惯,如今也趋近紊乱了。常常是等欣欣有时间去蹲的时候,已经没有便意了。

每天早上看孩子的这一段时间,是婆婆一天里最快乐的时候。孙子这会儿最乖也最活泛,不用你逗就自己和你咿咿呀呀的说话,活活喜欢死人了。可今天,婆婆不大高兴。媳妇最近总是不吃已经炒好的菜,要单独另点菜吃。本来问她一句“想吃什么,我给你做”就是句客套话,可媳妇还真是不客气。拿她当个人儿敬着,她倒越发来劲了。

婆婆人在屋里看着孩子,心里想的却是给欣欣加菜的事儿,鼻子里甚至还弥漫起刚刚炒好的葱花鸡蛋的味道,真是越想越不痛快。说实话,老太太不太情愿给欣欣开小灶,又不怎么下奶,还这么麻烦人,真是不懂事。而且最烦人的是欣欣的嘴还特别刁。以往给沐楠两个嫂子做月子饭的时候,她做什么她们都吃得狼吞虎咽。也是,东西都是老婆婆出的,不吃白不吃。在欣欣这里倒是都由欣欣出钱,可做出来的东西她总是不爱吃。老太太心里这叫一个不是滋味,还不如自己出钱供儿媳妇吃的时候好呢,好歹落一个心里痛快。

其实,婆婆心里的不痛快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到儿子家这几个月里,她一直沉浸在烦恼中。不过,这烦恼并不完全是不快引起的,确切的说,她对目前的生活有着两种完全相反却同样强烈的感受:极度的享受和极度的厌恶。

享受是多方面的,第一是欣欣给她生了个大胖孙子。之前欣欣去做产检回来,她曾叫儿子去问男孩还是女孩,医院有规定不能说。婆婆把这话学给一起遛弯的一帮老太太们听,邻舍的李婶当时就断言:“你儿媳妇肯定查出来是个女孩,不敢和你说!”

婆婆当时虽然没有接茬,心里却也认同这一论断。谁知老天爷开眼,孩子生下来是个大胖小子,乐得老太太嘴都合不上了,顿时觉得腰板都直了很多。带孙子,当然是一种享受了,尤其是面对那些带的是孙女的老太太们的时候。

还有一种享受,是婆婆从来不肯对人明言的。在村里,谁家老头儿要是干一点家务,就会被人看不起,所以她也尽全力包下了全部的家务,而且家家户户都是如此,她也觉得无可厚非。离开了农村的环境,在城里男人和女人的位置好像完全颠倒了,儿子对媳妇自不必说,连外面的人也都是如此。

最初,婆婆是不以为然的,村里谁家要是这样不让人笑话才怪呢。但渐渐的,她发现城里人的想法并不是这样,象李婶这样事事管着老头儿的主儿,反而是众多老太太羡慕的对象,不仅在众人面前趾高气昂,还俨然成了众老太太的领袖。当然,李婶的势力范围并不仅限于老头子,儿子媳妇也都是她管理的对象。婆婆虽然对老头儿百般顺从,但对儿女还是管理有方的,再加上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她对儿媳妇也并不手软。所以,李婶听了她在老家“勇斗儿媳”的光荣事迹后,顿时收起以往对这位“山村农妇”的不以为然,开始对她青眼有加。还时不时的传授她一些降服老头儿的诀窍。在李婶的言传身教下,婆婆开始觉得以前的半辈子真是白活了,自己凭什么一辈子当牛做马伺候男人?反过来,倒是老头儿对自己好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她开始在众多老姐妹的指导下,开始了对公公的“**”。几个月下来,成效卓著。多少年都没有做过家务的老头,终于开始替她干活,还入乡随俗的对她体贴了许多。而当她多次捶着腰腿向他诉苦说自己很辛苦、儿媳妇很难伺候之后,为了安慰她,老头儿甚至开始为她端起了洗脸水和洗脚水。要是以前,她一定会受宠若惊,但想想李婶说的那些道理,再看看欣欣对儿子的服务安之若素,她也开始觉得自己享受这些是理所应当的了。

城里的活儿本来就比乡下的少,做饭不用烧火,打开煤气就行;吃菜不用自己种,市场上买来就行;洗尿布不用手搓,洗衣机里搅搅就行……再加上老头子的帮忙,婆婆在城里这段日子是有生以来过得最轻松、最惬意的,她怎么能不享受呢!但她还是时时觉得有一个大大的美中不足,或者说一个挥之不去的厌恶,这厌恶不言自明是出自欣欣。欣欣实在是太难伺候了。炒个菜,一会儿嫌淡,一会儿嫌咸,一会儿说油太多,一会儿又说油太少。明明按照她示范的炒的,一点儿都不带走样,偏偏说口味不对。没有一顿饭让你痛痛快快的,真是气死人不偿命。而且还总是在你身边指手画脚的,什么生熟要分开啦,切生肉的刀不能切熟肉啦;各类刷子不能混用啦,刷洗手池的刷子不能刷和面盆啦;大小便后要洗手啦;不能随地吐痰啦……小嘴整天得啵得得啵得的,能把人耳朵磨出茧子来。

就拿上次拌凉菜来说吧。那天,婆婆指挥着公公剥洗了几条生带鱼,当时公公弄鱼时用的是一个不锈钢的小盆,这个小盆是婆婆平时和面用的。鱼弄好后,婆婆随手把盆涮了涮,就开始在里面拌凉菜。粉丝、豆角、加上新剥的花生豆,再把酱油、醋、蒜末都一一加好,那叫一个鲜!婆婆又特地在里面点了香油,高高兴兴的端到桌上。谁知欣欣尝了一口,立刻就说有腥味,婆婆鼓着嘴说盆子是洗净的,她才闭了嘴。晚上,欣欣闹起了肚子,就一口赖在凉菜不干净上。婆婆心里那个气啊,大家都吃了,为什么只有她一个人不舒服?八成是她自己受了凉才会闹肚子,却把责任都推到老婆婆头上来,简直太不讲理了。

再说熬粥。纯纯的小米粥多好喝,偏要在里面加这个加那个的,又是大枣又是干果,一加就是八、九样,弄得好好一锅粥乱哄哄的,甜不甜、咸不咸,什么味儿都有,难喝得要死。给她稍稍改一改,还小嘴一嘟不乐意了。那么好喝的棒子茬粥,又非说没有营养,不喝!还不自己说,挑唆儿子来说,让儿子把自己这一顿埋怨。怪不得李婶她们都说城里有文化的儿媳妇更阴、更难弄呢!真是一点也不假。

欣欣并不知道婆婆的这些烦恼,她正专心致志的蹲着马桶。等她一身轻松的从卫生间出来,公公已经等在外面一会儿了。房间太小,给孩子洗尿布也只能是在卫生间里。欣欣占用着,公公就得等。对于公公洗尿布而不是婆婆洗尿布这件事情,欣欣开始倒没有多在意。老头儿疼老婆儿,这是好事儿嘛,对沐楠也是一个好榜样。她只是觉得有些意外,在沐楠以往的叙述里,农村的公公婆婆显然是典型的封建社会夫妻关系,老公公是油瓶倒了都不扶的,婆婆包揽了一切家务。最初公公婆婆来的时候,也的确是如此。但最近,情况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公公不仅承揽了洗尿布的工作,连做饭也开始动手了。最让欣欣大跌眼镜的是,公公居然还给婆婆端起了洗脚水,而且不是偶尔一次,而是每天!连欣欣也没有在沐楠那里得到过这样的爱宠。她曾经好奇的偷偷问过沐楠是怎么回事,沐楠的回答差强人意,说是公公觉得婆婆年轻时候太受苦,老了要补偿一下她。

看着公公来洗尿布,欣欣忍不住又在心里偷偷的八卦了一下,才转身去厨房盛粥。打开锅盖,又是寡淡的小米粥,欣欣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欣欣和沐楠都是上班族,有着上班族通有的身体特征——肠胃不好。为了保养肠胃,婚后欣欣妈妈专门给他们小两口淘了一口电炖煮锅,从此欣欣和沐楠每天只要把各种谷物、干果丢进锅里,定好时间,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喝到软糯可口又营养丰富的八宝粥。婆婆来了之后,虽然还是每天熬粥,可粥的品质却如江河日下。

起初婆婆不太会用这种电子产品,欣欣还不厌其烦的教给她。失败了几次,浪费了几次原料之后,婆婆终于基本掌握了使用方法。但欣欣很快就开始后悔教给婆婆如何使用了。以往婆婆不会用的时候,每次都要欣欣来帮忙,使用的原料也完全按照欣欣的清单。如今婆婆会用了,就开始按照自己的喜好来熬粥了。于是,早餐很快从八宝粥变成了五米粥,从五米粥变成了二米粥,又从二米粥变成了小米粥。最后婆婆甚至想把早餐改成玉米棒子茬粥。要不是沐楠觉得欣欣必须喝一点营养的粥饭,欣欣的早饭就要变成难以下咽的粗棒子茬了。

欣欣也曾经提出过要恢复以前的八宝粥,就是五米粥也好啊。可婆婆总是应承的很痛快,改变的很拖沓。要不就是说忘记了,要不就是说没来得及去买各种谷物,最后实在不行了,就把比例调得和原来差距很大,一大锅粥只放一点点其他谷物,主要还是小米和大米。看到如此稀薄的八宝粥,欣欣真是无能为力了。她最终在这件事情上屈服了。当然,她也可以和婆婆讲要多放些桂圆、大枣之类的,但她知道只要她这么提出了,那么等待她的将是满满一锅桂圆和大枣,配上少的可怜的几粒米。这是婆婆应对她挑剔的口味最常用的杀手锏。你说少么?好,就给你多个够。上次欣欣说婆婆炒的菜太淡,婆婆立刻跑回厨房去重新炒了一盘。端上桌子欣欣一尝,差点没咸掉下巴。可人家已经热心到如此地步了,你怎么好意思再说“妈妈你又炒得太咸了”呢,只好硬着头皮吃下去了。最后没有吃完,婆婆还老大的委屈。还有上上次,婆婆给欣欣炒青椒肉丝,为了省事,最后直接加水煮起来,搞得那菜根本就没法吃。欣欣小心的提醒她炒这个菜以后最好不要加水,用油炒炒就好。结果后来端上桌子的所有菜,从土豆丝到白菜粉条都一律变成了油炸的,弄得欣欣再也不敢多嘴了。所以,小米粥就小米粥吧,好歹还是有营养的,对奶水有好处就行吧。

欣欣端起碗开始喝粥。饭桌正对着卫生间的门,欣欣完全是无意间往公公那边多看了一眼。公公当时正在向洗衣机里倒洗涤液,那么一点水,他居然倒了那么多!怪不得他总是抱怨洗衣机里的肥皂泡太多呢。欣欣并不是心疼洗涤剂,她只是觉得那么多洗涤剂根本就无法洗干净。最近她常觉得孩子的尿布有点粘手,当时她还自己宽慰自己:“是我太敏感了,别这么多事儿,养孩子要粗一点,孩子才结实。”可今天看见公公的洗法,才知道自己不是敏感,是老头儿放的洗涤液太多了。

她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放下碗走了过去。

“爸,”欣欣堆起满面的笑容,用商量的口气说:“不用放这么多洗涤剂,这是浓缩型的,一点点就可以。”说着她还用手指甲比了一下,尽量给老头一个具体的量。老头摇着头说:“我知道,但是没法倒啊,一倒就倒多了。”

欣欣说:“可以先倒到盖子里,再往洗衣机里面倒,这样好把握一些。”

公公还是摇着头说:“不中不中,那样也不成。”

欣欣只好退一步说:“太多洗涤剂对孩子不好。如果实在不好弄,就不要用洗涤剂了,只用热水烫一烫,再用水涮两遍就行,那样也比上面还残留洗涤剂要强。”

老爷子却说:“没残留呀,出去晒尿布,人家都说咱家尿布洗得干净。”

欣欣尽量耐着性子说:“看着白、看着干净不代表就真的全洗掉了,用手摸着还有些粘手就是有残留。爸,不行还是直接用热水烫好了,也省点事儿。”

两人又交涉了半天,老头才同意平时用热水烫,隔几天再用一次洗涤液。欣欣取得这个折中的结果,虽然不甚满意,也不好太过勉强老头了。她现在才明白,为什么沐楠好几次和她讲:“洗尿布的事情你就不要管了,让爸妈自己看着办吧。”显然,沐楠很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可和老人的交涉却以失败告终了。为了不让欣欣在这个问题上和老人有摩擦,他就提前给欣欣打起了“预防针”。

欣欣继续去吃早饭了。公公叹口气开始按照欣欣要求的办。这回,公公终于开始认同老伴的观点:这个城里儿媳妇事儿太多了。

欣欣吃完早饭,换了婆婆出来。婆婆挽起袖子三两下刷了碗筷,锅还留在灶上忘了洗就急急忙忙出门了。她今天约了李婶和张奶奶去超市,欣欣却吃得慢腾腾的,害她差点晚了。婆婆嘴上不好意思说,眼睛早在表上扫了几十回了。还好,自己刷碗的动作快,没有迟到。

三个老太太在小区门口聚齐了,就一起朝附近的超市进发了。婆婆和张奶奶手上都挽着一个菜篮子,只有李婶空着两手。李婶家里一切家务都有老头操持,李婶出来只是玩玩散心的,不用买菜。到了超市门口,还没有开门,但是门前已经等了不少人了,绝大多数是老人,都是等着去超市里抢特价菜的。不一会儿,超市开了门,大家乱哄哄的拥进去,三个老太太怕走散了,互相等着就落在了后面。进到超市,等着第一批菜上了架,一大帮老头老太太立刻一哄而上,婆婆虽然个子矮,进来的又晚,但是干农活出身,毕竟力气大,左推右搡一下子就挤到了前面。她抢了两把青菜,回头见张奶奶还被挤在后面近不得菜架,索性又给张奶奶抢了些菜,才挤出来。张奶奶正急的不行,见了婆婆给的青菜,感谢得不得了。三个人又在超市里闲逛了一回,才一起结账出门。

三个老太太一路往回走一路唠着闲嗑,话题从张家长李家短开始,最终都落到了各自的儿媳妇身上。

“我家那儿媳妇,太懒了。”婆婆说起欣欣就直摇头。

“我家那个大儿媳倒是勤快,就是太闷葫芦,三脚踢不出个屁来。二儿媳可是爱说爱笑,又是个死厉害的。老三还没找呢,这回我可得好好把着,别再找个不招人待见的来。”李婶数着指头把几个儿媳妇点评了一遍,语气里满满的装着不如意。

“唉,”张奶奶叹了口气,其实她家的儿媳妇又懒又厉害,是小区里出了名的,张奶奶天天在家受气,她儿子又是标准的妻管严,媳妇说什么是什么,张奶奶连个诉苦的地方都没有。可出来为了维护儿子的名誉,还得替他们遮掩着。所以,除了叹气,她还能说什么呢?

李婶用胳膊肘捅捅张奶奶,说:“你叹什么气?你最美了,你媳妇给你生个大孙子,如今孙子也大了,也不用你看了。每天光剩歇着乐了。”

张奶奶说:“你家孙女不也大了吗?你也挺美呀。”

李婶懊恼的“切”了一声,说:“你们都有孙子了,就我家是个孙女,都把我憋气死了。如今老二家的怀上了,这回要还是姑娘,哼……”

张奶奶摇头道:“怎么,你还逼着人家离婚啊?”

李婶说:“那倒不是,但必须给我生二胎,什么时候生出儿子来,什么时候算。”

“唉,”张奶奶又叹了一口气,劝道:“你也别太执着了,生儿子未必是好事,你看你家大儿媳生了个姑娘,整天什么都不争,事事都顺着你,多好呀!我家这个倒是生个儿子呢,可是,唉,人家什么都拿大了,什么都要顺着人家了。”

李婶说:“所以你一开始就不应该惯着她呀,儿子都生下来了,她的历史任务就完成了,后面,就没她什么事了。凭什么还像怀孕那时候一样捧着她敬着她呀。顶多呀,伺候到月子做完,接下来,该干什么就让她干什么,一定得拿出个婆婆样儿来才行!”

张奶奶为难的说:“唉,咱不是想着别让儿子做难嘛。”

婆婆接口道:“嗨呀,你不为难她,她就为难你。你呀,太缺乏斗争经验了。当年我婆婆,那老太太叫一个厉害,咱也没少受气呀。后来怎样,我腰杆挺直,谁也别想欺负咱。这再娶了儿媳妇进来,可就有经验了。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必须让她们知道,谁是一家之主。”

李婶赞同的说:“对呀。你不说了算,她就想说了算。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对儿媳妇啊,必须先下手为强。”

张奶奶说:“这可不好说,人都有个老的时候,还是哄着儿媳妇一点,省得到爬不动那一天,让人家想怎么治你就怎么治你。”

李婶眼睛一瞪说:“她敢!借她仨胆儿她也不敢!我不收拾她就不错了。”

婆婆也挺胸抬头的数落张奶奶:“你就是太没骨气,咱有儿子,怕她什么!她还能反上天去?!”

张奶奶一看李婶和婆婆都对自己的这种论调嗤之以鼻,索性转了话题,三人说说笑笑也就到了家。婆婆和张奶奶都各自回家了,毕竟家里一大摊子事儿呢,总不能一上午都坐那聊天吧。李婶却不回去,又去别的老太太家串门子去了。她家里其实也有不少家务事儿要干,可一来是有老头子呢,二来不是还有大儿媳吗。

大儿子和大儿媳带着小孙女和他们老两口住在一起,虽然每月按时交生活费,可房子是白住的呀。本来老两口给三个儿子每人都付首付买了一套小房子,大儿子因为住这里,自己的房子现在向外赁着,这等于是老两口反过来给小两口钱了嘛,家务再不让大儿媳多做些,岂不是太吃亏?况且,她生的还是个女孩,活该她受气。老太太可不想房子的贷款还是人家小两口还着呢。好在大儿媳刘梅是个好性子的人,虽然同住一屋,也少不了和李婶磕磕碰碰,但她总是让着婆婆,倒不是因为自己生了个女儿,而是因为老公。刘梅的老公李和顺为人老实又顾家,也没有什么不良嗜好,每天就是回家守着老婆孩子,这样的男人现在不多了,冲着他,为了不让他作难,刘梅好多事也就咬咬牙忍了。而且公公婆婆这里离自己上班和孩子上幼儿园的地方都近,照顾孩子方便,刘梅也就先凑合着,想着等孩子大点再搬出去也不迟。

最近,李婶的二儿媳文君要生了,因为文君是独生女,之前小两口一直住在娘家。可按照本地的规矩,月子是不能在娘家坐的。所以,李婶这边正准备腾出一间房子来让文君过来坐月子。刘梅是大嫂,为人又善良温和,自然早早就帮忙张罗起来。李婶就更乐得清闲了。

刘梅的好意,文君两口子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只是相比之下,倒显得李婶不怎么热情了。文君为此很是和老公李和平发了回脾气,和平哄着媳妇说:“我妈不是不热情,是习惯在家当领导了,具体工作都是我爸干的。和咱家一样嘛,你动口,我动手么。”

文君被他逗乐了,不过还是不大满意:“你妈一个家庭妇女,能和我比吗?”

和平说:“谁说我妈是家庭妇女的?她原来正经是纸盒厂的工人。后来因为生我,又生我弟,连着超生了俩,让人开除回来的。”

文君不禁吐舌道:“为这个至于吗?连正经工作都丢了?又不是没儿子,都有你大哥了。”

和平说:“嗨,老人老观念嘛,就觉得多子多福呗。”

文君说:“那我要生不出个儿子,还不成了你老李家的罪人呀!”

和平赶忙说:“不至于,你看嫂子不也挺好的吗。”

文君哼了一声,说:“好啥呀,我看在你家挺受气的。”

和平不以为然的说:“你怕啥?你比她厉害多了,真要一起住了,你不欺负人就不错了,谁敢欺负你啊?”

文君恼道:“你说什么?”

和平赶忙转风:“我说,媳妇你最善良最懂事了,谁要是娶了你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文君瞪他一眼说:“算你还有点自知之明。也罢,本宫今天心情不错,就饶你一条小命。还不给我做饭去!”

和平赶紧打了个千儿,嘴里还不忘念叨:“奴才谢小主,奴才这就给您置办御膳去。小主稍后片刻,奴才去去就来。”

“别忘了去楼下买点卤煮。”

“是,奴才遵命。”

和平扎上围裙进厨房了。文君挺着肚子在屋里转了两圈,想想总觉得婆家必定不如娘家自在,禁不住拿起手机,在

1
查看完整版本: 婆媳住在一个屋檐下,争吵不休,夹缝中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