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父母
才知道什么叫卑微
千辛万苦煮好饭
满带希望地端上桌
娃却像甲方爸爸收货
一点面子也不给
拿着勺子左戳戳右戳戳
就是不往嘴里送
常常还得
全家上下追着屁股喂
即使被按着喂饭
动不动还把饭菜洒的到处都是
为啥娃会变成饭渣宝宝?
还有救吗?
▽
为啥娃不爱吃饭?
多半是喂太多了
孩子不爱吃饭
问题往往出在两个方面
01身体原因
疾病伤脾
上感、支气炎、肺炎、腹泻等,都会造成孩子感染后脾虚综合征。
先天不足及体质因素
缺锌、缺铁、缺钙、缺维生素D等。
情志失调(紧张、打骂气郁)
食欲下降,吃饭的时候要心情愉悦。
02喂养不当
喂养不当小宝宝辅食没有遵循从稀到稠,从少到多等原则;大孩子经常零食、偏食、冷饮、煎炸油腻、凉茶苦寒药物等,都会损伤脾胃。脾虚了,不止厌食,还不长重、不长高。
吃饭注意力不集中
边看电视边吃饭,血液会向大脑集中,胃肠道中的血液会减少,消化能力就会下降,食欲自然就下降了。
饮食不节制
10个孩子9个撑,还有1个正在喂。吃东西不节制,会导致积食!一旦积食了,自然就吃不下去了。
图源:soogif
每到夏天
孩子的食欲明显更差?
▽
夏天天热,人体为了调节体温,会减少内脏器官的血液供应,进而影响胃酸的分泌,导致消化功能减低。
图源:soogif
而天气闷热之下,孩子的休息、睡眠都不怎么好,神经中枢处于紧张状态,体内一些内分泌腺体的活动水平也有改变,这些都会影响到胃肠道的活动;
而且天气热,就会大量饮水。这会使胃液被冲淡,导致食欲大减。
图源:soogif
孩子是不是积食?
医生教你查
孩子有没有积食,你可以这么查——
一看食欲:食欲减退。
二看面色:宝宝脸局部变红,嘴唇也可能红。
三看口腔:口臭,呕吐物为酸臭,舌苔变厚腻。
四看大便:大便臭秽、会粘马桶,便秘等。
五看睡眠:睡不安稳、趴睡、磨牙、烦躁。
一摸手心、脚心:宝宝没有发烧,但出现手心脚心发烫。
治疗积食的关键是
消积导滞
消积导滞就是消除腹内积滞
恢复脾胃运化功能的方法
医生教你几道
消食汤
▽
消食开胃汤
用料:
炒麦芽、炒谷芽,炒山楂各10克,苹果1个,冰糖10克。
制法:
将炒麦芽、炒谷芽,炒山楂用清水淘一下,苹果用盐搓洗干净外皮,冲洗干,切小块,所有食材加入锅中,加毫升水,加入冰糖10克,调和酸味,煮30分钟左右即可,喝汤。
功效:
促消化,开胃口,增食欲,1周就可以打开孩子的胃口。
不同的情况
还要有细微的调整
▽
消食退热汤积食引起的发热,没有流鼻涕、打喷嚏、头痛等症状,但是除积食症状外,还有面红、目赤、口臭、尿黄、手脚心热,体温在38℃左右。这种情况,给孩子喝消食退热汤:炒谷芽、炒麦芽、炒山楂、金银花各10克,煮水30分钟后喝,1次就有效果。
消食通便汤有些孩子胃口好,但吃多了积食,导致便秘。积食引起的便秘,喝消食通便汤:炒谷芽,炒麦芽,炒山楂各10克,一个白萝卜,切小块儿,煮30分钟后喝汤。1周就可以大便通畅。
消食止吐汤积食引起的呕吐,呕吐物酸腹,大便酸臭,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处理呕吐时,让他侧卧位;再给他喝消食止吐汤:紫苏叶10克,陈皮5克,生姜两片,加一勺红糖煮水喝,可消食止吐。
消食止泻汤积食引起的腹泻,多半呕吐酸腐,大便酸臭,有消化的食物残渣。这种情况,给孩子喝消食止泻汤:炒谷芽、炒麦芽、炒山楂各10克,木棉花5克,煮水30分钟后喝汤。
消食宁神汤很多孩子稍微吃多些,睡觉就不踏实,翻来覆去,还爱哭闹。这类孩子喝消食宁神汤:炒谷芽、炒麦芽、炒山楂各10克,鲜竹叶30克(干竹叶10克),一起煮30分钟喝汤,很快安然入睡。
除了积食
脾虚也会导致厌食
▽
孩子脸色偏黄,挑食、厌食,肚子不胀,但勉强吃下去又不消化,这就是脾虚所致。这类孩子往往不爱吃饭,不长肉、不长个,大便不成形,经常腹胀,放屁多,睡眠差。
图源:soogif
脾虚,是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出现了问题。相对于积食来说,脾虚的情况要麻烦一些,恢复起来难一点。脾虚治疗的关键是:健脾。
这类孩子,要调整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补充缺乏的微量元素、维生素B、益生菌等。如果治疗后厌食得不到改善,还要采用中医治疗:比如,可以配中药健脾膏方,也可以尝试小儿推拿、挑疳积治疗。
平时这么做
能让孩子爱上吃饭
记住“一少、二定、三多、四要”的饮食原则,就能让孩子爱上吃饭。
一少
少零食。零食对于孩子饭量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
二定
定时:按时进餐。不要早一顿晚一顿,这样会破坏孩子的饮食习惯,对孩子的消化功能有不良影响。
定量:规定孩子的正常饭量。对孩子不爱吃的要想法让其吃饱,爱吃的也不要让孩子贪吃太多,这样才能保证孩子肠胃正常而旺盛的功能。
三多
多品种:要善于变换饭菜的花样品种和口味,讲究食品的色、香、味、形。
多运动:运动可消耗较多的能量,孩子感到饥饿,就会食欲旺盛吃饭香。
多引导:家长需多加引导。讲明不吃饭、不吃饱、不吃蔬菜的危害。只有吃饱吃好,才能发育成长得快。尽量克服孩子偏食和挑食的不良习惯。
四要
食物搭配要合理,要荤素搭配、粗细搭配。
食物要易于消化,要熟、温、烂,忌生、冷、硬。
食物营养要均衡、合理,七大营养素,一样不能少。
微量元素、维生素要(及时)补充,身体缺的营养,最重要。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