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羞辱打压你的孩子,才能成才不正常的大师
TUhjnbcbe - 2021/1/8 15:16:00

先来看大师在台上人五人六的演讲:

大师公然叫嚣:培养孩子千古成才的秘诀,(我先表示,看不懂大师这个演讲的标题)是什么呢?挫折、苦难、羞辱、打压,都得经历,少哪一锤子,你的孩子都是次品!

大师此言一出啊,下面听众是哗哗地鼓掌啊,我估计好多人都是眼含热泪面红耳赤只差小便失禁大便失调啊!那叫个激动啊!

我呢,只能心疼一下这些个拼命鼓掌的家长的孩子了!因为他们将会因为自己父母的无知和盲从这些所谓的大师,在以后的原生家庭里面更多的感受到羞辱、打压、甚至是肢体暴力,因为他们的父母对此深以为然。

第二,我忍不住要心疼一下孟子老先生。因为这位大师在将这个观点的时候,是以孟子的一段话作为依据的。这一段话,凡是读书人似乎都耳熟能详: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试着就我的理解翻译一下这段话的意思:

所以上天要把重要的使命降临在这些人的身上的时候,一定要磨砺他的心智,锻炼他的筋骨,让他学会忍饥挨饿,让他认知贫穷,让他不要随心所欲而要历经坎坷,然后激发心智,坚韧性情,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孟子的意思是,老天爷要想让你成功,必先让你经受锻炼、历练、修炼、磨练,以达到千锤百炼。

这在哲学意义上也是存在的,因为在成功的道路上,会经历很多险阻,如果之前一帆风顺,哪怕以后遇到点小挫折,就会措手不及了。可是如果你已经在大风大浪中历练过了,那你才能够无惧无畏!

孟子的这段话中,挫折、苦难确实都有,但孟子何时提起过要对孩子羞辱、打压?我们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士可杀不可辱”,意思是指士子宁可死,也不愿受侮辱。语出《礼记·儒行》:“儒者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儒者的刚毅是吃软不吃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以,你胡搅蛮缠、要挟威迫却行不通,宁可去死,也不愿受侮。

大师啊,你也算读书之人,敢问你从哪读出了孟子要你羞辱、打压孩子?这完全是你信口雌*胡说八道时夹带的私货!此时此刻,我感觉孟子的棺材板已经压不住了!

稍懂一点教育学心理学的人都知道,创设一个宽容、和谐、互相尊重、彼此关爱的原生家庭,对于儿童的成长是无比重要的。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众多的不易,生活中你的孩子倒是会经常遇到来在外部的羞辱和打压,抵抗这种外界的羞辱和打压,靠的从来都是稳固的自我认知,和从原生家庭里面习得的自信,而不是靠在原生家庭里面被羞辱、打压后产生的扭曲的自卑感。

另外,我也想说,不要过分地去夸大苦难和痛苦,这个世界上的痛苦也分两种,一种是成长过程中的蜕变,一种是毫无意义的消磨,家长对孩子的羞辱、打压、暴力控制,这些都属于后者。

大师啊,真想找个机会当面羞辱你、挤压你!

别再自取其辱了,好自为之吧!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转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正义光芒的文字,我拒绝了与邪恶同污合流。

有人说这是柴静的一段话,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我很喜欢。

李毅你这个畜生,有种来武汉走两步!

“师德码”来了,“良民证”还会远吗?

一见倾心,再见倾情

我爱你,此生不渝

向攀登者致敬!

点个在看让我知道你来过

陈宏斌

岂有文章倾社稷,从来佞幸覆乾坤

1
查看完整版本: 羞辱打压你的孩子,才能成才不正常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