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省应急管理厅所有人
TUhjnbcbe - 2021/8/12 14:38:00

今天是不是有很多人

都收到了这条提醒短信呢?

↓↓↓

有网友甚至表示:

“下次不用发这么多了”

但这事,

强调再多次也不为过!

因为生命只有一次!!!

冬季气温寒冷,

大家最爱的过冬“三宝”:

火锅暖炉热水澡!

一旦使用不当就会召唤出

“隐形杀手”:一氧化碳

入冬以来,已有悲剧多次发生

就在上周!!!

↓↓↓

▲年1月10日,江苏启东,6名农妇在采摘草莓的过程中发生一氧化碳中*。据了解,由于近期天气寒冷,种植户在草莓棚内燃烧木炭进行保温,工人在进入棚内采摘前未提前通风,导致发生意外。

▲年1月7日,山东临沂的几位市民在室内烧炭吃火锅时发生中*,1名男子晕倒在地,另1名男子起身开门通风时也瞬间瘫倒。

▲年1月5日晚,广西南宁,3名女孩在合租屋内轮流洗澡后出现头晕、剧烈头痛的情况。起初三位女孩误以为是低血糖,还吃了宵夜,医院后,均诊断为“一氧化碳中*”。

冬季是一氧化碳中*的高发季节

在用火用气时

如果缺乏预防措施

会导致一氧化碳中*

那么该怎样避免

在生活中发生此类事件呢?

↓↓↓

哪些场所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

家庭

根据近五年全国监测数据统计,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发生场所主要为家庭,约占全部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事件的95.8%。主要危险因素包括:

1.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使用煤炉、炭火、土炕、火墙等取暖方式。

2.燃气、煤气热水器使用、安装不当或质量不合格。

3.煤气灶或煤气管道发生气体泄露等。

其他场所

其他场所中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主要危险因素包括:

1.集体食堂、餐馆、宾馆等饮食住宿服务单位取暖炉具、燃气、煤气设备及通风装置使用、安装或维护不当。2.狭小密闭车库或地下室内使用小型油、汽发电机。

3.汽车尾气排放、长期处于密闭的空调车内等。

一氧化碳中*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只有烧煤才会引起中*。实际上,凡属含碳的燃料如汽油、煤油、木炭等,在缺氧而不能充分燃烧时,皆可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

误区二:认为有臭味就是一氧化碳。实际上,一氧化碳气体是无色无味的,是碳不完全燃烧生成的。有些人认为屋里没有臭渣子味儿就不会一氧化碳中*,这是完全错误的。

误区三:以为在炉边放盆清水可预防一氧化碳中*。科学证实,一氧化碳不溶于水,要想预防中*,关键是门窗不要关得太严,烟囱要保持排烟通畅。

误区四:认为在火炉上放些白菜叶、橘子皮、松树枝之类,或放一盆凉水,或在地上洒些水,就可以预防煤气中*的发生,其实白菜叶之类不能与一氧化碳起任何化学反应,因此,这些东西都不能解煤气之*,自然也就不能预防煤气中*的发生。

误区五:认为煤气中*经抢救恢复了健康后就平安无事了。实际上有的中*者过2周至3个月时间又突然出现痴呆、大小便失禁、偏瘫等症状,往往被误诊为脑出血、精神病等。其实,这仍是煤气中*的特殊表现,只要把救治时间延长一段,就可防止发生这些后续症状。

误区六:认为把人冻一冻或灌些醋、酸菜汤就可解*。但寒冷及醋、酸菜汤并无解煤气之*的作用,如果把病人抬到寒冷的地方,反而会使病人因受凉感冒或并发肺炎而加重病情,或因延误抢救时间而带来严重后果。

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

1燃气设备安装于向外通风良好的地方

燃气设备绝不能放置于卫生间或卧室。使用燃气热水器前,要检查安装热水器的房间的窗户或排气扇是否打开,通风是否良好。使用中,应开窗保持通风,洗浴时间切勿过长。

2

防止燃气泄漏

燃气灶具连续打火未点燃时,应开窗通风,稍后再点火。使用中,人勿远离,严防溢锅将灶火浇灭。使用后、临睡前、外出时,要检查灶具开关和管道阀门是否关闭。

3

尽量避免在家烧炭取暖

尤其不要在卧室烧炭取暖,这极易导致一氧化碳中*。在室内烧炭取暖时,一定要开启排风扇,且门窗留点空隙。不得在无强制通风条件的室内烧炭取暖。

4

注意室内通风

使用木炭做燃料吃火锅、烧烤时,一定要注意室内通风。

5

预防车内一氧化碳中*

开车时,不要让发动机长时间空转;

车停驶时,不要过久地开放空调机;

即使是在行驶中,也要经常打开车窗通风,感觉不适即停车休息;

驾驶或乘空调车时若感到不适,应及时开窗通风;

严禁躺在车门车窗紧闭、开着空调的汽车内睡觉;

长途行车,开内循环,定期开窗通风。

6

安装一氧化碳浓度检测报警器

尽可能在存在一氧化碳气体的生活场所安装一氧化碳浓度检测报警器,且每年定期检查或更换电池。

7

怀疑一氧化碳中*时,立即就医

一旦感到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且怀疑一氧化碳中*时,立即就医。

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时,应立即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要立即打开门窗,保证空气流通;

二是立即离开中*环境;

三是若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四是及时呼叫急救中心,医院救治。

避险,人人都在局中

防范,家家都应当心

往期推荐

烧了楼上、淹了楼下,损失谁赔?

过去10天,发生了这14起事故…

冒用他人身份就职,出了事故怎么办?

火苗秒变“蘑菇云”,罪魁祸首竟是它……

?来源:湖北应急管理综合整理?编辑:*芷欣分享、点赞、在看三连,避险!防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省应急管理厅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