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小便实大便
刘志龙医院
患者某某,男,40岁,因下班回家途中遭雨淋受凉,当晚腹痛腹泻,大便呈稀*水样,一夜10余次,不发烧,不呕吐。舌苔白腻,脉紧。辩证寒湿困脾,分清泌浊失职,水流大肠。治当温脾胃,利水湿。以五苓散加减:桂枝10g白术10g茯苓10g泽泻15g炒车前子10g。服上药一剂后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再服两剂,腹泻痊愈。
按:治泻之法甚多,温阳、健脾、燥湿、涩肠均可依证而施。本案则是以淡渗利湿、分利小便为治的一成功案例。患者因湿起病,因此治不能离“湿”。湿在人体,有生理之湿和病理之湿之分,“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入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是讲生理之湿,如果感受外界水湿,寒湿之邪,或脏腑本身功能失调,水湿的正常代谢障碍,就会产生病理的湿而致病。患者感受外界湿邪后,水湿内困脾胃,影响脾胃“分清泌浊”功能,大量水液混入肠道,便成腹泻。治疗上,从病理机制着眼,应该加强脾胃功能,增加小便量,使水湿从小便排出,腹泻也就治愈了。中医称之为“利小便实大便”,还强调:“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此法的代表方剂是《伤寒论》五苓散。方中重用泽泻为君,取其甘淡性寒,直达膀胱、利水渗湿。臣以茯苓、猪苓之淡渗,增强利尿之功。白术有健脾胃、利水湿之效。桂枝则助膀胱气化,可强化利尿作用。临证运用时可加炒车前子、生姜等,无非是加强健脾利湿功效,医院用单味车前子炒焦研粉,每日三次,每次6g,治疗湿性腹泻,疗效可达91.3%。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有类似一案,可供赏析。
邹湿伤泄泻,小便全少,腹满欲胀,舌白不饥,病在足太阴脾,宜温中佐以分利。生茅术、厚朴、草果、广皮、茯苓、猪苓、泽泻、炒砂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